返回

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35章真的要开恩科了,天下读书人震动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,献计献策,咱们作为天下士子的引路人,该携手共进。”

    “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。圣旨中明言要填补官位空缺,这对全天下的读书人来说,是个难得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一位老儒点破了洪武25年这趟恩科的好处。

    刘三吾忙接口道:“还望先生详加剖析。”

    老儒眼神淡淡,没有寻常百姓面对官员时的拘谨与不安,更多的是一种来自骨子里的自若与不凡气度。

    “皇上开设恩科,对全天下的读书人来说,无疑是个天大喜讯。多少在书山文海中苦读的学子,总算能借此良机,赢得功名,为社稷贡献力量。”

    老儒一席话落,四下立刻响起了赞同的低语。

    “我辈读书人,理应为国效劳。”

    老儒接着说:“皇上意在充实朝堂,填补官职空缺,所需人才必定不在少数,今年科举录取的人数恐怕会大大增加。”

    言及此,老儒的目光转向了赵勉。

    赵勉微微欠身行礼。

    “朝廷虽有备用官员,但这些年地方官职空缺严重,加之最近浙江道半数官员缺失,要按照皇上的意愿填补所有空缺,本次科举录取的士子数量必然不会少。”

    老儒轻轻颔首,又将视线转向刘三吾:“照此来看,你应该争取担任这次会试的主考官。”

    在应天府举办会试,通常由礼部主办,主考官也多出自礼部尚书或侍郎。

    然而,会试主考的选择并非固定,朝中精通儒学的贤达同样有机会担此重任。


第235章真的要开恩科了,天下读书人震动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